梨树叶片长毛了,怎么回事?
五月,这个似水的季节,携一缕浅夏的芬芳,随风越过枝头,停留在一片生机勃勃的梨园。勤劳的果农们正在田间辛勤的劳作,却发现一大片的梨树嫩叶都变黄长“毛”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那,根据现场照片分析,原来这些梨树遭受了锈病的为害。
梨锈病又称为赤星病、羊胡子病,是为害梨树的常见病害,梨树感染上这种病害后,易导致叶片和果实早落,在早春温暖多雨的情况下,容易大面积爆发,对梨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帮助果农更好的识别和预防梨树锈病。现将梨树锈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梨锈病主要为害嫩叶和新梢,严重时也能为害幼果。
叶片受害后,开始在叶正面产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围具黄绿色晕圈,并且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潮湿时小粒点溢出淡黄色黏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处叶片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毛状物破裂后会散出黄褐色粉末。以后病叶逐渐变黑干枯,往往早期脱落。
幼果受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病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受害,病部橙黄色,隆起呈纺锤形,病斑长出毛刺状物。
2 发病规律
梨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以转主寄生感染(与其他病害如黑星病等有区别)。病菌在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上越冬,春季越冬病菌在柏树上的开始萌发、繁殖并产生大量新病菌,经过风雨传播,飘落在梨树的嫩枝、嫩叶和幼果上后,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为害。梨树受害长出灰黄色毛状物,后期破裂散发出大量的新病菌,但产生的这些病菌不再为害梨树,而是随气流传播,在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上寄生越冬,翌年条件适宜病菌萌发传播为害梨树,如此循环。
2.1.侵染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梨树。嫩叶从开始展叶到展叶后20天内这段时间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
2.2.发病条件
1)转主寄主
梨锈病发生的轻重与梨园周围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等转主寄主的数量和距离远近有关,尤其1.5-3.5千米范围的柏科植物的数量多,发病严重。
2)气候条件
在梨树萌芽到幼叶初展的这段时间,天气温暖多雨,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发病严重。
3)种和品种抗性
梨树的种与品种之间对锈病的抗性有差异。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3 防治方法
1)清除转主寄主
砍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2)控制病菌传播
若梨园附近的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柏树上喷杀菌剂,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
可在6-7月份在柏树上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1-2次,保护转主寄主,防治病菌在柏树上越冬。
在3月中上旬(梨树发芽前),对柏树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三唑类杀菌剂(国光三唑酮、国光必治、国光黑杀等),以抑制柏树上的越冬病菌萌发,繁殖传播危害梨树。
3)农业防治
夏季如遇连续高温,干旱气候,应及时进行增湿抗旱,秋冬季节应该及时的对果园的土壤进行深耕,并根据梨树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增施生物有机菌肥(国光松达)。发病较重的梨园应及时追肥、叶面补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梨树抗病能力,以免影响当年和第二年结果。
4)果实套袋
在花后40-50天内,对果实进行套袋,能有效防止幼果染病,同时提高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和有害粉尘对果实的污染。
5)梨树上喷药防治:
一般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第1次药,根据果园具体情况,可间隔10-15天再喷1次。药剂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国光三唑酮、国光黑杀、腈菌唑、苯醚甲环唑等)配合2%多抗霉素、50%异菌脲、70%丙森锌、80%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或者使用国光必治(锰锌·三唑酮)、国光标健等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6)生物防治
在病斑出现橘黄色黏液时喷施梨胶锈菌重寄生菌等,可以寄生消解梨锈病的病菌,从而逐年减轻锈病的危害。
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管理及套餐应用应根据梨树品种因素、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初次使用或作物新品种应咨询国光技术人员并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扩大使用。
梨锈病又称为赤星病、羊胡子病,是为害梨树的常见病害,梨树感染上这种病害后,易导致叶片和果实早落,在早春温暖多雨的情况下,容易大面积爆发,对梨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帮助果农更好的识别和预防梨树锈病。现将梨树锈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为害症状
梨锈病主要为害嫩叶和新梢,严重时也能为害幼果。
叶片受害后,开始在叶正面产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围具黄绿色晕圈,并且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潮湿时小粒点溢出淡黄色黏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处叶片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毛状物破裂后会散出黄褐色粉末。以后病叶逐渐变黑干枯,往往早期脱落。
幼果受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病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受害,病部橙黄色,隆起呈纺锤形,病斑长出毛刺状物。
2 发病规律
梨锈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以转主寄生感染(与其他病害如黑星病等有区别)。病菌在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上越冬,春季越冬病菌在柏树上的开始萌发、繁殖并产生大量新病菌,经过风雨传播,飘落在梨树的嫩枝、嫩叶和幼果上后,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为害。梨树受害长出灰黄色毛状物,后期破裂散发出大量的新病菌,但产生的这些病菌不再为害梨树,而是随气流传播,在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上寄生越冬,翌年条件适宜病菌萌发传播为害梨树,如此循环。
2.1.侵染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中下旬,病菌开始侵染梨树。嫩叶从开始展叶到展叶后20天内这段时间内最易感病,展叶25天以上,叶片一般不再感染。
2.2.发病条件
1)转主寄主
梨锈病发生的轻重与梨园周围柏科植物(桧柏、龙柏和翠柏等)等转主寄主的数量和距离远近有关,尤其1.5-3.5千米范围的柏科植物的数量多,发病严重。
2)气候条件
在梨树萌芽到幼叶初展的这段时间,天气温暖多雨,有利于病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发病严重。
3)种和品种抗性
梨树的种与品种之间对锈病的抗性有差异。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3 防治方法
1)清除转主寄主
砍除梨园周围5千米以内的桧柏、龙柏、欧洲刺柏等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园时,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存在,若数量较多,且不能清除,则不宜作梨园。
2)控制病菌传播
若梨园附近的桧柏等转主寄主不能清除时,则应在柏树上喷杀菌剂,铲除越冬病菌,减少侵染源。
可在6-7月份在柏树上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1-2次,保护转主寄主,防治病菌在柏树上越冬。
在3月中上旬(梨树发芽前),对柏树喷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三唑类杀菌剂(国光三唑酮、国光必治、国光黑杀等),以抑制柏树上的越冬病菌萌发,繁殖传播危害梨树。
3)农业防治
夏季如遇连续高温,干旱气候,应及时进行增湿抗旱,秋冬季节应该及时的对果园的土壤进行深耕,并根据梨树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增施生物有机菌肥(国光松达)。发病较重的梨园应及时追肥、叶面补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梨树抗病能力,以免影响当年和第二年结果。
4)果实套袋
在花后40-50天内,对果实进行套袋,能有效防止幼果染病,同时提高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和有害粉尘对果实的污染。
5)梨树上喷药防治:
一般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第1次药,根据果园具体情况,可间隔10-15天再喷1次。药剂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国光三唑酮、国光黑杀、腈菌唑、苯醚甲环唑等)配合2%多抗霉素、50%异菌脲、70%丙森锌、80%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或者使用国光必治(锰锌·三唑酮)、国光标健等进行防治;。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6)生物防治
在病斑出现橘黄色黏液时喷施梨胶锈菌重寄生菌等,可以寄生消解梨锈病的病菌,从而逐年减轻锈病的危害。
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管理及套餐应用应根据梨树品种因素、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初次使用或作物新品种应咨询国光技术人员并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扩大使用。